当前位置: 碳晶墙暖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如何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时间:2011-10-29 20:57来源:www.jctjrn.com点击:
  

  摘要:在现行的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不会自发地实现。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循环经济主体的动力机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所在。有效的动力机制包括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环境责任约束机制和绿色价值观影响机制。
  关键词:循环经济主体;动力机制;经济利益
  
  循环经济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影响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因而与企业、消费者和各级政府密切相关。作为循环经济系统的成员或主体的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在循环经济运行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能。这些主体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自觉发挥各自的职能并相互协作。这样,整个循环经济系统才能顺畅运转起来。然而,在现行的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不会自发实现。事实上,当消费者还没有接受绿色消费的理念时,不会购买再生利用产品,选择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同样,当循环产业无利可图或资源能源监督都未能形成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企业也不会转变增长方式,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因此,在明确循环经济各主体职能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就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
  
  一、循环经济主体的职能
  
  企业、消费者、政府构成了循环经济系统的主体。这三个主体通过各自不同的职能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其中,企业既是资源消费者,又是废弃物的排放者。它在循环经济系统中的职能主要表现为:尽可能采用可再生和便于回收利用的资源,并减少资源的消耗;向市场提供能有效减少环境负荷并有利于再使用和再利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再使用、再利用技术等发展循环产业;对企业自身排放的废弃物实施再利用和适当处置;构建企业间的废弃物和副产物循环利用的工业生态链,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消费者是包括循环型产品在内的各类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者,也是废弃物的排放者。其职能应为:自觉控制容器包装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遵守废弃物的分类回收等制度,以促进其有效地回收再利用;购买环境负荷少的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尽可能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采用注重功能、服务的享用而非物品占有的消费方式。政府是国家和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决策者和推动者。由于市

、新旧制度学派、反凯恩斯主义的新经济自由主义、新左派和激进经济学在内的反主流或非主流经济学,而作为反主流或非主流经济学家的马克思则在该章最后单独“作一个一般性的论述”,相应的小标题分别是:“卡尔·马克思传略”、“马克思的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危机”、“新左派和年轻的马克思”和“阶级斗争和社会生活的动态学”。从第12版(1985年)的中译本看,第35章的副标题由“经济理论的演变”改为“经济上的各种选择”,其内容被分为“理论的演变”和“马克思主义和可供选择的经济制度”两大部分,第二部分又被分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苏联的共产主义”和“最后的观点:经济和政治自由”四节,其中“马克思主义”一节是对马克思及其经济学本身的介绍和评价,其他内容实际上都是对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介绍和评价。只是到了第15版(1995年),由于新论题不断增加,为减少教科书的厚度,专门介绍“农业、工会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才“让位于环境经济学、保健费用上涨、协作的演进及真实经济周期”。不过,对马克思及其经济学的介绍并没有从此消失,在第17和18版中,“卡尔·马克思:革命的经济学家”的小资料和简要介绍马克思经济学的“马克思的预言”仍保留在“经济发展的挑战”一章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部分。
  (三)在经济思想简史专章的附录中基本上不加评价地介绍马克思经济学。在《经济学》第9版(1973年)中,萨缪尔森还将增加的“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可变资本、剩余价值以及诸如此类概念的简短论述”作为“变化的风向:经济学说的演进”这一章的附录。在第11版(1980年)的序言中他又对为什么要保留这一“简短论述”的理由进行这样的说明:“这一事实对于热望读到这个重要科目的简要说明的学生并不是不方便的,但是这种安排对于没有课时讲授这样论题的教师而言却是桩幸事。”从第10版(1978年)的中译本看,萨缪尔森将马克思的“纯经济学的方面”放在名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初步”的第42章的附录中,这个该章唯一的附录长达15页,为正文篇幅的二分之一,具体内容有“剩余价值与剥削”http://www.jctjrn.com、“节约劳动的发明和产业后备军”、“对于边际生产率分配论的否定”、“

有两种: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将经济事件分为若干部分,集中考察其中的某一部分,而对其他部分存而不论。一般均衡分析法则侧重用各种经济因素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来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均衡,重视不同市场中各种商品和资源的产量和价格的相互关系。如果资源供给状况、消费者偏好、技术函数已知,一般均衡理论便能从数学上证明通过资源和商品价格的自行调节以达到彼此相互适应的水平即均衡状态。
  均衡分析法侧重经济数量关系的研究,在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其科学性不容怀疑。但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在运用这一研究方法时都往往忽视量的平衡背后质的关系,甚至用量的平衡取代质的同一性,这往往会掩盖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如,马歇尔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研究,确立了供求相等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并以此代替价值关系。但他从来不回答为什么供求相等时的价格恰好处在这一水平,而不会处于其他水平。因此,这种分析方法缺乏对价值实体的分析。从均衡方法的具体运用来说,决不能用函数关系代替因果关系的分析。函数分析是量的关系的研究,碳晶墙暖而因果关系的分析是质的关系的研究,因此,不能用量的分析代替因果关系的研究。波兰经济学家兰格在《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将经济规律和一切规律分为三类,即因果律、同时律(或结构律)和函数关系律,并指出:“最基本的是因果经济律,因为其他两类经济规律都可以转化为因果律”。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也完整系统地运用了均衡分析法,在分析供求时马克思不仅分析了竞争如何使供求趋于一致,同时也着力分析在供求一致时的价值决定问题,这实际上是分析价值实体问题,因此,马克思能科学地揭示价值是价格变动的内在根据。马克思对社会再生产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均衡分析,他深入地研究了社会再生产平衡发展的实现比例或均衡条件,但并不说明资本主义经济是均衡的,而是说明资本主义经济难以达到均衡,并且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均衡是如何形成的及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三)静态和动态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静态研究方法是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变化过程而静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主要为了说明什么是均衡状态和达到均衡状态需要的条件,而不管达到均衡的过程和取得均衡所需要的时间。当已知条件发生变化后,均衡会由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如果只着眼于前后两个均衡状态的比较,而不考虑从一个均衡点到另一均衡点的移动过程和经济变化中的时间延滞,则被称为静态的研究方法。动态分析方法是对经济体系变化运动的数量进行研究,通过引进时间的因素来分析经济事件从前到后的变化和调整过程。汉森在《凯恩斯学说指南》中引用拉格纳·佛里舒的话说“不但考虑在某一时点的系列数值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要考虑在不同时点某些变数的大小,同时我们引用某些足以在同时属于不同时刻的其中数值的公式,这是动态学说的重要特点。只有通过这种学说,我们才能解释一种情况怎样从前面的情况中产生出来。”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中指出:“我把那些我们并不计较日期的经济理论称之为静态经济学;而把那些对每一个数量都必须注上日期的理论称之为动态经济学。”

出口信用保险的国际借鉴和我国的发展对策

试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十大问题一

唯物史观与中国经济史学的形成

------分隔线----------------------------